欢迎访问十堰市教育局官方网站!
精准扶贫类优秀稿件
来源: 市教育局
作者:
发布时间: 2017-03-29

  

房县教学研究室开办电商网络培训班助力精准扶贫

(房县教学研究室)

5月6日,房县教学研究室精准扶贫工作队召集中坝乡龙滩村村“两委”成员、返乡青年和经济困难家庭人员共26人,齐聚中坝中学电子阅览室进行电商网络技术培训。

此次培训主要内容是电子商务的意义、电子商务的内容、电子表格的使用、Word文档的编辑与使用等。据悉此次培训只是一场初级培训,5月底教研室还将邀请专业人员对学员进行高级培训,主要是从如何开店(淘宝店)、图片处理(拍照、作图、装修)、后台操作(支付宝、淘宝后台)、基础推广(数据分析、流量入口、参加活动)、客服技巧(如何成交、接单、发货)等五个方面进行培训,通过两次培训力求让学员成功自主创业,丰富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增产增收,助力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思路对了效果好

——竹溪县教育局帮扶丰溪镇普岭村脱贫工作纪略

  

(记者洪俊  通讯员沈斌  胡显才)走进竹溪县丰溪镇普岭村,就像一头跌进了大山里,近处是山,远处是山,满眼都是山。“说他是岭不是岭,上去一山又一山”,就是普岭村的写照。

这里山大人稀,由原楠溪沟村和普子岭村合并而成。这里,四面环山,仅有一条通村水泥公路穿境而过,牛车、肩扛、背驮,是群众生产生活的必须选择。恶劣的环境与无奈的贫穷,多少年里如影随形,纠缠着普岭村。

但今年,不一样了。这个竹溪县的“贫困重点村”,处处是新的生机、新的憧憬。

规划中一条蜿蜒平整的水泥路将如飘带般通向最偏远的四组,整洁有序的新农村院落正加紧施工,户户村民的自来水龙头一拧开就传出动听的流水声,村民们的衣服干净了,腰板挺直了,脸上自信取代了愁容……普岭村民,虽然还是身处世世代代居住的家乡,然而,他们的精神,他们的心胸,已经走出了大山,走出了贫穷,走出了普子岭。他们的面前,是一条通往小康的幸福大道。

而变化,就发生在竹溪县教育局结对帮扶的这短短两年时间里。

一定要深入实地,调查研究脱贫之路”

三年前的普岭村,村民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2012年,全村189户60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47户443人,贫困面高达78%。

2016年2月26日,竹溪县教育局长王琪带领扶贫工作队来到普岭村,沿着崎岖、悠长、陡峭的山路徒步到最偏远的四组,同行的还有他邀来的县公路局的领导。

一路上,他不时指出哪里该降低坡道,哪里该裁弯取直。他说,“精准扶贫,不落一人”,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我们作为帮扶单位一定要给群众更多支持和帮助,帮助群众发扬自强自立精神,找准发展路子、苦干实干,早日改变贫困面貌。他叮嘱工作队“要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

局长的嘱托,极大地鼓舞了工作队帮助当地干部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

工作队队长、县教育系统工委副书记陈方文多次实地调研,和工作队员们一同驻扎下来,和乡亲们共同探讨脱贫致富和长远发展大计,协调落实扶贫开发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驻村第一书记沈斌和队员彭元胜、龙启胜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制作成工作名片,亲自送到群众家中,帮扶干部在联系卡上也签上自己的联系电话。小小的卡片方便了群众找到自己的帮扶人,也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此后的两个多月,工作队坚持入户走访,实地调查,详细了解全村贫困现状,制定全村减贫脱贫详细规划。逐步明确了要把发展富民产业放在重要位置,积极帮助有意愿、有条件的群众争取惠农贷款,鼓励和支持发展烟叶等特色产业,拓宽群众致富门路;重视发展教育,保障孩子们能够接受良好教育,不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同时也让村里的劳动力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精力发展生产、就业创业、增收致富,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早日脱贫致富。

我们要带着任务下村,带着感情入户”

我们这次进村入户,主要任务就是要进一步摸清各自联系户的家庭成员实情,根据各自的特长或技能,制定今年的产业种养、创业增收规划。”3月4日,县教育局召开精准扶贫工作会。

我们这次下去,主要目的就是要对照‘八不进、五不准’,进一步核实,清洗出不合格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时做好解释工作。”4月7日,县教育局召开精准扶贫“清洗整改”工作会。

我们要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各项政策口径的宣传解释工作,局里印制的宣传单要发到群众手中,讲给群众听,让群众知晓政策、明白政策、享受政策。”5月8日,县教育局召开精准扶贫“政策宣讲”工作会。

仅2016年以来,县教育局就组织了5次“军团作战”式的大规模进村入户活动,每次都开会部署明确的工作任务,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

想办法跟邓龙华的儿子联系一下,看看今年秋季能否让他到县职校读书,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技能,帮他找到就业渠道,增加收入,确保脱贫。”王琪对自己的包保户非常上心。

我包保的陈忠实一户,今年全家四人都在武汉,通过电话联系,知道他全家三人都在工地务工,每人每年收入不低于三万元,通过务工,全家脱贫有望。”陈方文对自己的包保户脱贫出列信心满满。

我包保的刘桂阳一户,两人都患大病,全年大半时间都在陕西的女儿家,我只能瞄准他回来的时候上门联系,尤其头疼的是,他两老既无劳动能力,又没有其他收入来源,仅靠女儿接济照看。”县教育系统工委工会主席李文勤感到自己的包保户脱贫很有难度,多次跟各相关部门接洽,确保该享受、能享受的优惠政策不打折扣享受到位。

军团作战”带来的效果是显著的,如今的普岭村,人人都知道有事就找县教育局扶贫工作队,政策宣讲到位了,群众疑惑减少了。5月份的“清洗整改”,共剔除了建档立卡贫困户57户223人,没有一户一人有意见,坦然接受的背后,是工作队、帮扶干部深入细致地工作。

要发挥各自优势,全方位地帮扶群众”

如今,有人给我5万年薪聘请我,我也不会干的。”陈发猛面对如今的生活,信心满满。谁能想到,2年前,他还是一家5人蜗居在80余平方米的木板房内,妻子不忍贫困都离他而去。精准扶贫工作启动后,郑传宝、王琪两任县教育局长先后联系帮扶他家,当了解到他有木工技能,苦于没有资金的实情后,联系金融部门,贷到5万元启动资金,逐步扩大规模。如今的陈发猛,购置了4台木工车床,年产、组装各类家具3000余套,住上了三间两层的楼房。新房背后的半山腰上,简易的木板房从此成为历史……

村内生猪养殖户邓平安,想建设规范化猪场,苦于没有任何经验途径。驻村第一书记沈斌马上联系了自己在县畜牧局任副局长的同学,通过接洽,畜牧局推广站第二个星期就带上设计图纸实地踏勘,现场指导,猪场选址、规范设计、远景规划、建设建议等一气呵成。3个月后,邓平安的“150”模式猪场投入使用,现在已有繁育种猪37头、肉猪60余头、仔猪110余头。

贫困户胡世香,单身一人生活,一头母猪就是她最大的收入来源,但是猪舍破烂不堪,无法遮风蔽雨,帮扶干部王斌自己担保为其贷款新建猪舍。

贫困户徐昌魁,家庭屡遭不幸,养殖了31箱蜜蜂,2016年春季收获蜂蜜75公斤,帮扶干部李思忠多方联系销售渠道,甚至将他的蜂蜜卖到了省教育厅的干部手中。

贫困户张昌梅,丈夫病故,一人带俩孩子在县城务工,帮扶干部汪顺堂主动联系,将其孩子安排在距离其打工地较近的小学念书,免除其后顾之忧。

沈书记,我的房子被风揭了屋顶。”5月5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袭来,村民刘太学的房屋屋顶被吹翻,檩条露出,暴雨紧接而至,无奈之下,刘太学打通了驻村第一书记沈斌的电话。半个小时后,沈斌冒雨开车,和村党支部书记高维林一同到他家,搭楼梯、上屋顶、查险情,刘太学情绪大稳,第二天就开始翻修房屋

要发挥各自优势,全方位地帮扶群众。”王琪多次这样强调。他要求,发动干部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各自人脉,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一定要让群众感受到教育干部是“真扶贫,扶真贫”。

我活了60多岁,真是从来没想到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能用上这么方便的自来水,能走上这么平整的水泥路……这样的日子做梦都没梦到过!我们真心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教育局同志的关怀。”村民王旭涛说起村里的变化,又是高兴又是感慨。

路测了,马上要动工了,政府确实是在为我们考虑,我再也不上访了。”张凤清为了修通四组的路,多次上访、缠访,如今,他理通了、气顺了。

要用作品意识,做好精准扶贫档案”

各项精准扶贫档案有15类之多,尤其是“部分档案建设远远滞后于工作实际”,针对这种现状,工作队进行了冷静分析,工作队队长陈方文指出,工作中存在着偏差、疏漏、甚至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但万变不离其宗,一定要坚持做最真实的档案,否则,将导致“一步错、步步错”。

档案建设既是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也是痕迹管理的必要要求,要用作品意识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档案。”局长王琪提出了明确的档案建设要求。

一语拨开迷雾。

如果说,教育干部不会做档案,那是一个笑话”。驻村第一书记沈斌信心百倍。

工作队迅即联系县精准扶贫作战指挥部,针对要求,建立了完备的15项档案目录,制作出具有“竹溪教育”特色的规范电子档案模板。

自创“联系户大卡”,一卡包罗贫困户所有信息。尤其是卡上有“家庭现状”及“脱贫工作思路分析”,要求对家庭进行全面具体了解、对工作思路透彻分析。

自创《丰溪镇普岭村扶贫分类汇总信息册》,进行了17个小项的分类汇总,对全村情况做到了“一册在手,了如指掌”。

自创《丰溪镇普岭村扶贫产业建设分类汇总信息册》,针对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建设进行了27项分类分析,对各户家庭经济收入算账“精确到个位数”。

县教育局的精准扶贫档案建设得到了前来检查指导工作的各级领导高度肯定。县委副书记师利龙翻阅档案后,赞许“在别的村,还没见到过这样的档案”。县扶贫办主任贺艳声当即将《丰溪镇普岭村扶贫分类汇总信息册》复印带走,并作为范本在全县推广。

县畜牧局、经信局等其他县直工作队来了,源茂林场、八卦山林场、下坝村等其他村(场)工作队也来了,看到教育局工作队整理的精准扶贫工作档案,他们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深秋的普岭村,楠溪水声潺潺,溪两岸的山坡上,700余亩烤烟只余下粗壮的茎干,3000余亩桫椤仍郁郁葱葱;山腰处,百亩茶园已整理一新,“绕山转、水平线,成梯田”的茶园将是村集体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山脚,集中安置小区建设如火如荼,20兆的光缆已接通入户。

两岸的高山,除了挺拔的乔木,便是那葱茏的灌木。山崖上的灌木、藤蔓,缠绵而富有韧性和诗意,无边的绿色正以不可阻挡之势铺满普岭村所有的山体。

(据十堰日报)

  

“老上访”息访记

  

(记者 李平) 杨书记,这是我自己酿的猕猴桃酒,你尝一口。”

老罗,等自来水通了,土鸡、天麻、野生山药赚了钱,我们再一起喝。”

4月9日,在市黄龙林场秦家坪村,市车城高中招生办主任、驻村第一书记杨文俊来到71岁村民罗远耀家走访,罗远耀见杨文俊来,便拿起茶杯从屋里舀来一杯猕猴桃酒让杨文俊品尝。

杨书记,不瞒你说,以前的告状信就是我写的。你来村里给我们办实事帮我们致富,我今后再也不上访了。”罗远耀说道。

黄龙林场成立于1956年,地处张湾区柏林镇秦家坪,实行以场带村的管理体制。近几年,村民看到邻近的柏林镇白马山村发展如火如荼,而秦家坪村却迟迟“没动静”,颇有怨言,时不时便有村民上访。

精准扶贫工作队入村后,发现村民住房陈旧、不通自来水,村里没有网络、通信信号不好,信息十分闭塞。杨文俊和扶贫工作队员进村第一件事就是走访摸底。他们首先来到“老上访”罗远耀家,见到扶贫工作队员,罗远耀一股脑儿向他们说出了村民的困惑和诉求,工作队员耐心倾听,并一一记在工作日志上。

随后,扶贫工作队组织召开了第一次群众评议会,逐一摸清了村民的诉求,确定了今后扶贫工作思路: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整治村居环境;扶持发展林果产业;实施生态扶贫搬迁。

作组进村的第九天,村医周明光去世。杨文俊得知消息后,当晚赶到周家守夜,并连夜写了悼词。次日,雨下得很大,杨文俊冒雨为周明光主持追悼会。村民们看到这个“外乡人”如此重情义,从此以后积极主动配合扶贫工作队开展工作

接下来,杨文俊找电信部门为村里接网络,找林业部门指导村民建设猕猴桃基地,找交通部门对通村公路进行硬化。罗远耀感觉到这个工作队是给群众办实事的,不仅怨气全消了,而且主动带着杨文俊寻找自来水水源。

在后来召开的群众评议会上,以前牢骚满腹的罗远耀在会上敞开心扉,积极支持工作队提出的种植天麻和野生山药、养殖土鸡等扶贫方案。扶贫工作队向村民立下军令状:力争3年内村民全部脱贫。

我虽然这把年纪了,但身板硬朗,我一定种好猕猴桃,养好土鸡,再也不上访了。”罗远耀接受记者采访时真诚地说。

  

履职尽责  倾心帮扶

——茅箭区教育局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综述

刘顺意(茅箭区教育局)

  

6月24日,茅箭区教育局精准扶贫干部像往常一样,走村入户,宣传扶贫政策,询问脱贫项目进展,帮助谋划解决难题。这是茅箭区教育局履职尽责,对口帮扶茅塔乡大坪村的一个缩影。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该局扶贫干部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送政策、送思路、送技术、送物资,想方设法帮贫困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实实在在做他们的贴心人。

周奎成是大坪村3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家5口人,一直住在破旧的土坯房里,生活非常困难。茅箭区教育局包联干部得知他家的情况后,多次深入他家了解具体情况,制定帮扶措施,在指导其发展生产、谋划蔬菜大棚项目增收的同时,帮助做好建房规划,指导其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建房申请、申报相关事宜。

考虑到农村群众出行不便,拍摄照片和复印证件都不方便,茅箭区教育局扶贫工作队挨家挨户收齐身份证、户口本,拿到村委会复印之后再送还给农户,并帮助他们拍摄老旧房屋照片存档备案,完善建房审批手续。

真是太贴心了!感谢!感谢!感谢你们!”大坪村5组村民徐必英接过扶贫干部送来的照片,一连说了三个“感谢”。

徐必英今年76岁,患有高血压,需要长期服药。她的儿子今年57岁,靠打零工维系两人的生活。了解到她家的情况后,茅箭区教育局帮扶干部任加生积极帮助其落实国家兜底救助政策补助,每月定期为她送来降压药,并详细给她介绍高血压患者应注意的事项,嘱咐她每天按时服药。在帮扶干部的帮助和关心下,徐必英的血压得到了控制,不再头晕了,精神也好了起来。

在一次交谈中任加生得知,徐必英老人心中有一个愿望一直未能实现——她至今还没有照过相。为帮助老人实现愿望,任加生带来了相机,为他们母子照了合影照,并洗出照片送给老人,这让老人很是感激。

大坪村2组村民张举成,想种植香菇,但苦于没有技术一直没能实施。帮扶干部陈根华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与茅箭区精准脱贫攻坚指挥部联系,帮助张举成找来技术员,并送来两本介绍食用菌栽培技术的书籍。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张举成建起了大棚,栽培的香菇连续两年获得大丰收。张举成逢人便说:“国家扶贫政策真好!帮扶干部真是太贴心了!”

在茅箭区教育局精准扶贫干部的引导、帮扶下,大坪村贫困户王启平的二女儿纳入了国家“雨露计划”帮扶,大女儿顺利完成了学业并就业,家庭年收入增加了4万元;贫困户王德明家盖起了新楼房,居住环境得到彻底改善;贫困户周奎成家建起大棚,发展蔬菜种植业,经济收入不断增加;贫困户王德章得到1万元大病救助金,女儿申请了大学生贴息贷款,家庭困难得到解决……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茅箭区教育局帮扶干部进村入户,详细向村民介绍扶贫搬迁、贫困资助、大学生生源地信用贷款等惠民政策,了解贫困户家庭情况,帮他们分析致贫原因,制订脱贫计划,做好脱贫规划,落实致富项目,多渠道组织村民参加专业技术培训活动,引导村民通过发展产业增收,帮助农村大龄妇女就近就业,积极向相关部门争取政策,把部分贫困户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在茅箭区教育局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大坪村2014年脱贫30户,2015年脱贫56户,预计2016年、2017年分别脱贫69户、43户。

  

茅箭216名留守儿童进城庆六一

  

通讯员刘顺意报道:5月30日,茅箭区农村学校216名留守儿童走进阳光智慧岛儿童职业体验中心,参加幸福职业体验活动,庆祝即将到来的“六一”。

孩子们先后走进模拟警察局、消防队、医院、法庭、邮局、面包房、电视直播间等处,穿上各具特色的职业服装,扮演警察、消防员、医生、模特、小记者、主持人、厨师等角色,从未有过的新奇体验,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在警察局体验区,孩子们穿着警服、抱着钢枪,走着正步巡查商铺、维护秩序,个个有模有样;在消防灭火现场,孩子们背着消防装备,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冲向 “火势凶猛”的居民楼,用高压水枪灭火,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精神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医院体验区,孩子们换上白大褂,在医生的带领下,认真细致地检查牙齿、检查视力、包扎伤口……尽管都是模拟体验,但从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幸福快乐。

据悉,此次活动由茅箭区妇联、共青团茅箭区委、茅箭区教育局联合主办,旨在精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通过参与社会职业体验实践活动,开阔他们的视野,消除他们的孤寂,培育他们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

  

让城乡共享优质教育

——郧阳区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侧记

李先学  曹君华  李尚菲(郧阳区教育局)

  

郭子瑄从浙江转回来后,变得活泼开朗了,回家后经常教我们唱歌,有时还跳舞给我们看,一点也不比城市的学生差……”4月5日,郧阳区教育局驻村扶贫工作队在五峰乡东峰村开展入户调查时,东峰教学点学生郭子瑄的外公高兴地说。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郭子瑄的变化源自该区建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学生在家门口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教育精准扶贫给山区孩子带来的实惠。

建好家门口的乡村学校

郧阳区属国家级贫困区,有15万余名贫困人口,为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该区在实施教育扶贫时,从办好每个教学点、每所学校着手,让每个贫困家庭孩子都能上好学,将来帮助家庭脱贫致富。

五峰乡东峰村村民家庭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前些年因为教学点条件差,很多村民在外打工将孩子带在身边,加重了经济负担。2014年,郧阳区教育局为东峰教学点配备一名定向培养教师,还安排项目资金18万元维修改造校舍,改善校园环境。师资优了,校园环境好了,去年秋季开学,郭子瑄的父母便将他从浙江转回来上学。

全区同东峰教学点一样发生变化的教学点共有121个。这些教学点大多地处偏远,为了让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该区创新农村教学点教师定向培养补充机制,降低教师入职条件,幼师中专毕业即可录用。同时,实施教学点教师关爱工程,每处每年补助8000元,聘请一名工勤人员,教学点教师家属优先。目前,全区已补充教学点教师92名,计划至2017年补充到150名。

该区还扩大教师交流比例,城区和乡镇中心村优秀教师优先到贫困村交流支教。全面落实乡村教师各类补助政策,实施贫困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确保贫困村所有学校达到国家办学条件基本要求。加大贫困村学校信息化建设力度,使所有学校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班班通”,教学点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该区将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十二五”以来,统筹各类教育项目资金40616万元,城乡学校的差距越来越小,2014年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复查。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

郧阳区教育局在实施精准扶贫时,认真落实好国家资助政策,让“雨露”洒向每一位需要帮助的贫困孩子。

李雄明是谭山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家境贫寒。该校在核实情况后,按照相关政策为他补助了1000元贫困寄宿生生活费。李雄明的父亲说:“有了生活补助,孩子学习更安心了,去年下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有很大的提高。”

近年来,郧阳区教育局以“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为目标,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社会公益救助项目,建立了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各个教育阶段全覆盖。在资助对象认定上,坚持“教师家访、村委会审查、学校评审”三结合,确保了精准资助、阳光资助。近5年来,累计发放各类政策性资金11574万元,资助学生115939人次。

该区还先后成立了郧阳教育基金会、五峰教育基金会等公益组织,共募集社会各界爱心助学资金551.85万元,资助贫困大学新生1683名。同时,区教育局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强健学生体质。2011年以来,共投入营养改善资金6913万元,惠及165852名学生。

让优秀教师遍布城乡学校

单小静是省 “启明星计划”设岗学校——谭家湾镇桂花完全小学校长。三年来,她率领启明星团队,使该校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精神面貌大大改观。自2013年起,学生不仅没有流失一人,还不时有随父母到外地的学生转回来上学。目睹学校越来越旺的人气和越来越好的老师,该校学生杨玲玲高兴地说:“学校有这么多好老师,我在这儿读书感觉和城里一样!”

十二五”以来,全区共有514名城乡教师双向交流,招聘农村义务教育教师488人,全部补充到薄弱学校,促进了城乡师资均衡配置。在教师培训上,尽力向薄弱学校倾斜,全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大幅上升。目前,该区已涌现出38名各级名师、450名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

该区教育局在城乡学校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施“三维互动·五步导学”探究式教学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体育艺术教育,严格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大家唱、大家跳”等工作,让每个学生具备1—2项体育和艺术技能。

走进现在的课堂,看到的是四个或六个学生围坐在一起,师生、生生之间进行着热烈的讨论、精彩的交流、大方的展示,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近几年来,该区中考质量始终名列全市前列,高考升学率稳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提高为每一个学生的人生出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帮助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

老梁,猕猴桃苗你不要担心,到今年秋季我给你提供,一定选最好的品种,我们还教给你栽培技术……”3月3日,郧阳区教育局局长魏明成到五峰乡东峰村开展精准扶贫入户走访,对包保贫困户梁应章说。

像梁应章这样的贫困户,大多没有一技之长。该局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时,精准帮扶,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提高自我造血能力。

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对贫困劳动力,该局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他们参加电焊、金银花栽培、养牛(羊)、电子商务等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种植、养殖技术和经商技巧。4月6日至16日,安阳镇50名青年农民聚集郧阳科技学校,参加了网店注册、网上营销、金融结算、微商等电商培训。

开展“两后生”(初、高中毕业后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技能培训。对于有就读中职学校愿望的 “两后生”,该局开辟入学 “绿色通道”,为他们免除学杂费,补助生活费,提供 “雨露计划”资助,鼓励他们进入郧阳科技学校就读。郧阳科技学校及时为其办理新生学籍手续,让他们 “进得来、学得好、出得去、能致富”。对于家庭经济特别困难且不愿就读中职学校的 “两后生”,郧阳科技学校利用暑假时间,组织“技能培训专场”,为其量身定制培训计划,确保他们所学技能“用得上、能就业”。


打印 | 关闭 |收藏
主办单位:十堰市教育局  网站地图
网站电话: 0719-8699888  网络故障: 8008800800  技术支持:十堰政府网
鄂ICP备06007886号-5 鄂公网安备 4203020200014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203000056